《傷寒論》必背原文(二十五)
【原文】
發(fā)汗過多,其人叉手自冒心①,心下悸②,欲得按者,桂枝甘草湯主之。(64)
【注解】
①叉手自冒心:冒,《說文》蒙而前也,即用布將頭和眼晴蒙上,摸黑往前走,由此引申為遮護、按壓。叉手自冒心,雙手交叉捫按于心前區(qū)。
②心下悸:即心悸。
【釋義】
本條論汗多傷心陽而見心悸的證治。
汗血同源,汗為心之液。由于心陽依附于心陰,并涵養(yǎng)于心陰心血之中,故汗出過多,不僅可以導(dǎo)致心陰心液的損失,也可以導(dǎo)致心陽的耗傷。如果素體心陽虛弱者,發(fā)汗過多損傷心陽的可能性就更大。本條即汗多傷心陽,心陽虛,心臟缺乏陽氣的溫煦和充養(yǎng),因而出現(xiàn)了悸動不安的表現(xiàn)。因虛致悸,所以病人本能地雙手交叉按護于心胸部位,以使心悸得到一些減輕。治用桂枝甘草湯,辛甘化陽,以達(dá)溫補心陽之效。
【原文】
發(fā)汗后,其人臍下悸者,欲作奔豚①,伏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。(65)
【注解】
①奔豚:病證名,以氣從少腹上沖咽喉,發(fā)作欲死,復(fù)還止為特征。
【釋義】
本條論心陽虛欲作奔豚的證治。
汗后損傷心陽,心陽虛,不能鎮(zhèn)伏下焦水寒之氣,致使下焦水寒之氣有乘虛上沖的趨勢,證見臍下悸動不寧。水寒欲沖未沖,屬于奔豚證的前驅(qū)表現(xiàn),所以稱“欲作奔豚”。治宜溫補心陽,化氣行水,用苓桂棗甘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