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論》必背原文(二十七)
【原文】
太陽病,發(fā)汗后,大汗出,胃中干①,煩躁不得眠,欲得飲水者,少少與飲之②,令胃氣和則愈。若脈浮,小便不利,微熱消渴③者,五苓散主之。(71)
【注解】
①胃中干:指胃中津液耗傷,陰液不足。
②少少與飲之:給病人少量多次的慢慢飲水。
③消渴:指口渴多飲,但消耗了大量的水,口渴仍然不能緩解的癥狀,和“消渴”病的概念不同。
【釋義】
本條論胃中津傷證與太陽蓄水證的證治及其鑒別。
從“太陽病”至“令胃氣和則愈”,敘述了太陽病發(fā)汗后,汗出過多,損傷津液,致使胃中津傷而干燥的證治。胃中津傷,陰虛則陽盛,津虧則氣燥,陽盛氣燥,則心神不寧而煩躁不得眠。津虧于內,必有求于外,故見口渴,欲得飲水。證輕者,可給病人少量多次的飲溫熱之水,以滋胃潤燥,使津液慢慢恢復。待胃氣調和,諸證則愈。汗后津傷之余,胃氣亦比較虛弱,運化功能低下,所以切忌暴飲冷水,以免導致胃虛水停。當然,如果胃中燥熱較嚴重,用飲水療法而不能緩解的,可以酌情使用白虎湯、白虎加人參湯、竹葉石膏湯一類,清熱生津。本條雖然沒有談到這種治療方法,但道理是一樣的。
從“若脈浮”至“五苓散主之”,敘述了太陽病發(fā)汗后,表邪不解,邪氣循經入腑,肪胱氣化不利,導致太陽蓄水的證治。脈浮,身有微熱,為太陽表邪未解。小便不利,為部分邪氣循經入腑,導致膀胱氣化不利所致。膀胱氣化不利,津液不能輸布上承,故見渴欲飲水。但因氣化不利,飲水后津液仍然不能氣化布達,所以口渴不除,因此就形成了“消渴”。本證外有表邪不解,內有膀胱蓄水,故用五苓散化氣行水,外疏內利,表里兩解。
本條前半段論述汗后津傷,胃中干燥,證見口渴、煩躁不得眠。后半段論述汗后邪氣由經入腑,致使膀胱氣化不利而成蓄水,證見小便不利、消渴等。兩者雖都有“渴”,但病機不同,治法各異,并列論述,以資鑒別。
五苓散方
五苓散治太陽腑,白術澤瀉豬茯苓,
桂枝化氣兼解表,小便通利煩渴清。